close

圖2-2-叩愛.jpg  

一個爸爸一個老公步步驚心 —— 陳榮裕

  再讀一次《叩愛》,我仍然步步驚心。彷彿一頁頁在檢視,我也是書裡的那個老公,那個爸爸。

  隨著我自己的小女兒今年又長大一點升上高中,父女爭執時的喊話音量再度破表,同時我太太開始說她想退休,而且她已經去報名參加音樂班學琴,比第一次讀這本書時,更驚心動魄。

  書裡的媽媽說,「女兒一直以來就是不想配合別人演戲,而我呢,卻常配合角色與社會文化演出,表面大扮好人,心底卻有無法做自己的埋怨」。我不確定我太太有沒有埋怨,但我很清楚我也沒「做自己」。

  從國一同班,十八年後結婚,結婚二十年,我如今仍不確定她有沒有埋怨,是我對她不夠用心,愛自己比愛她多。她從婚前到婚後全然的支持我給我自由,我卻仍然沒有做自己,是我對自己不夠用心,還沒真誠的面對自己。

  書裡的男主人來自東引離島漁村家庭,女主人曾在升學大考失利改讀夜大,後來靠著奮鬥和努力,兩人擁有多數人稱羨的工作、社經地位和家庭。兩人婚姻的變形,一開始好像是因為家庭裡出了一個叛逆的青春期女兒,其實是夫妻親密關係的長期疏離。他們的夫妻和親子關係,都受到各自成長階段所受的社會階級、主流價值、性別文化差異的擠壓,當出現問題時,卻看到只有單一方在關係裡努力。

  努力的人要吃更多的苦,另一方卻似乎連對方的苦是什麼都無法覺察,或是無心覺察。於是兩個人漸行漸遠,女人一直在尋求解開這些結,男人卻把頭埋在土裡不要戮開不想掀開。於是,就像我這十多年來一再發現的,我太太一直不斷的在進步,而我還留在二十歲前的心智懵懂莽撞期,對於感情對於婚姻對於關係都是這樣。

  我也是身無分文的鄉下窮小子,她為什麼選擇我?書裡面說,當初她決定嫁給他,是覺得「應該有人給他幸福」,我看到這句,如被打中心窩,覺得親切,卻又隱隱不安。不安的是,正如書中所說的,她曾經自省「我只拚命地向著伴侶索取,卻沒想到他和我一樣地覺得需要被愛被尊重」,而我可能依恃著我太太從來不索取,而更理所當然忽視她的需要和感受。

  所幸,書中的她後來自覺,原本她「容易把焦點放在問題與不順,而忽略已存在的舒適和支持」,現在她「要愛自己,靠近自己,喜歡自己」。她已經給了他幸福,她值得擁有自己的幸福。
什麼是幸福?幸福是看見所愛的成長,並且有人可以分享。女兒曾經脫軌失序讓父母傷透腦筋,但後來,女兒已逐漸變成一路平順的父母的最佳教材,父母向女兒學習,重新檢視親子關係和夫妻關係,重新想像生命的樣貎和價值。媽媽在書上說:「女兒有她做自己的為難,她送給我的最大功課也是大禮物,很難卻很美,走過多年之後才看到,就是全然的接受她就好,那份悅納就是對彼此都很重要的愛。」

  分享讓幸福擴散。夫妻之間最基本也最重要的分享是親密關係,她在《叩愛》書中,勇敢的說出內在的空洞感,說出自己對親密的需求,坦承親密的失落,並更勇敢的觸及女人的性能量話題,重新接納性與性能量,並且思索如何在親密關係中做自己。

  感謝她,分享了她的生命經驗。我聽到了「叩叩叩」。關於愛,因為她對自己的完整的梳理和直指核心的叩問,我聽到了自己內心的回聲。

  回聲中最清晰的兩個聲音是:感謝她,我的太太。祝福她,做自己

 

【相關文章]
叩愛,親密關係裡的失落與解結

國立台灣圖書館【與作家有約】秋倚桐談《叩愛》

 

【購書連結]
博客來 
誠品網路書店
金石堂網路書店

arrow
arrow

    城邦印書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